科学发展观理论在党的十七大中写入党章,明确其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在“学实”活动中,我认识到,发展是目的,科学既是手段也是保证,因此,科学发展观是对科学和发展的有机结合。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自觉地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各项任务。以下几点是我在“学实”活动中的认识。
一、树立学校大局意识
目前学校的大局是发展。新时期学校发展凸显新的变化,每个教师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学校有政治任务的时候,如本人在08-09学年到云南红塔中学支教一年,我能够自觉以学校利益为重,勇挑重担,吃苦在前。总是能够把学校利益放在首位,同时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牢记在心,让学校成为学生喜欢的学校。
二、树立师德规范意识
教育规范关乎教育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职业尊严。教师职业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它从诞生那天开始就不是一个能够发财致富的职业,它更注重精神品质生活。另一个特点是它的示范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难逃学生的眼睛,学高固然重要,身正更具魅力。如果想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首先最好信守师道。所以,我会时刻提醒自己是党员教师,要率先垂范。
三、树立质量忧患意识
对学校和教师个人来说,教学质量是生命线。新的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教师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是大势所趋,是科学发展观对教育的必然要求。在本学期以前,我还没有真正执教过新教材,所以,对于新教材,我必须改变或摒弃原有的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潜心钻研新材料,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求教,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才是不被时代淘汰的唯一选择。
四、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群众意识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回答了发展靠谁,发展为谁的核心问题。在学校,发展靠教师,学校核心竞争力是教师。因此,以师为本,就要深入群众中去,倾听群众的呼声,集中群众的智慧,谋求学校发展;以师为本,就要关心群众身心健康,创设宽松民主和谐优美的工作环境。作为学校工会委员,应该对群众做更多的了解和沟通,及时上通下达学校的举措和教师的心声呼声,真正使学校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推动教师个人事业的更好发展和学校的和谐发展。
最后,让我们精诚团结,上下齐心,把我们美丽的学校建设成我们美好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