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成果,它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这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谈几点体会。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来统领教育教学工作的全局。无论是从优化育人环境,还是从自我完善的要求,都要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并予以贯彻落实。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要注重以人为本,在学校即注重以学生为本,因为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工作中,我们要严于律已、以身作则,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我们要保持平和心态,不要过于急燥;对待学生,要做到平等、公平、公正;特别是对待基础差的学生,我们应该有耐心,有恒心,有爱心。 其次,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我们要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发展,绝不能抹杀,而把学生培养成千人一面的羔羊。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个性鲜明,具有独立人格的合格人材。要保护和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必须尊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的规律,使学生既生动活泼又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再者,要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材,而不是造就产品。我们造就的人材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所以,教师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想,让他们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 最后,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是高智能的复合型人材,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而不能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教师要把课堂变成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乐园,要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发展。
总而言之,教师要站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自觉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总结经验教训,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为传承智慧和文明,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