掸尘、募捐——爱与责的传承
初三(3)班寒假生活报道
快过年了,我们把“家”打扫干净
民俗有扫年之说。北方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称“扫房”;南方人以
课桌、讲台被搬出了教室,平日里拖地用的拖把被请出教室。心细的女生负责墙面瓷砖、黑板的小沟槽、教室后的铁柜;高个男生直接对付电扇、吊灯、电视机、广播了,当然门窗也属他们的范畴。小个子们正忙着给走廊里的课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大洗脸。同学取下挂在桌旁擦桌的抹布,双膝跪地仔细查找着地上每一块污垢,擦拭。 此时已是夜幕降临的六点。同学心中还在酝酿另一个计划……
放寒假了,我们传统的募捐应继续
初三(3)班有一个“省下一顿早餐钱”的募捐传统,每星期四同学们都会做这件事。龙年寒假,他们要把这件事做得更有意义。干部们通过会议商量决定:寒假里,我们走上街头募捐。当天捐到款项直接送红十字会,不让捐款过夜。
爱心募捐(吴佳晏)
那天,我们班级分成男女两组遍布在上海书城的周围,我们捧着自制的小箱子,号召大家捐款。起初有人还不相信,搪塞几句就走了。我们有些失落,但这不会成为我们前进的阻碍。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对外国情侣,我们讲了一些英文,再加上我们灵活的肢体语言,他们很快就理解了,外国女生微笑着请我们唱歌,我们围在他们身边唱起歌,引得周围的人都来围观,也纷纷递上自己的一份爱心。就在那一刻,我感觉心里暖暖的,很舒畅。募捐进行着,我们号召的热情愈来愈强,人们募捐越来越踊跃。最后,募捐额共计在443元,还收到了港币,大家的脸上都是红光满面的,很欣慰,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