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广角 > 高一年级 > 正文
春节有感 高一(1)
发布日期:2012-02-09 12:00:00   

春节有感

伴着响亮的鞭炮声,绚丽的烟花,迎来了一年一度最喜庆的节日——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个节日里辞旧迎新,停下一年中风尘仆仆的脚步,安安心心回家过年,和亲人团圆。

我国的春节文化形式多样,透着浓浓的人文情怀。记得每年的年三十家家户户总是会在自家的门上贴上红色的春联,寓意吉祥如意,是对新年的美好祈福。

晚上,一家人坐在大圆桌上,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和妈妈烧的菜,有说有笑,小辈们会给大人敬酒,到了晚8:00人们会有看春晚的习惯,一边欣赏着丰富多样的表演,一边吃着热乎乎的团圆饭,每个人的心里都暖意融融。。。。。。。

过了年三十就是初一了,爸爸妈妈总是会带着家人去亲戚家里串门,穿戴好新装,我们就出发拜年去了,亲戚们总是会热情接待,在我们等待的间隙总是会端上事先准备好的可口茶点招待。在正式上桌吃饭时,还会有座位的安排,长者一般坐在正前方,小辈们坐在两边。虽然规矩颇多,但是看到满满一桌的美食,心情大好,每一餐都吃得心满意足。

春节的每一天都是忙碌而欢乐,但是我们应当谨记欢乐有度,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和饮食。春节期间,总是要出席各种各样的酒席,大人们会和亲人开怀畅饮,喝酒总是避免不了的。因为一时的豪情人们常常会饮酒过多。这对身体无益,所以适当饮酒合理饮食,春节会过得更健康欢乐。

多种多样的春节习俗丰富了我们的假期生活,使我们身心愉悦,也受获了许多诸如待客处事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它使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体会和热爱。

                                                 高一(1)班   吴航媛

 

 

 春节习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传统。    以前,我过春节也就是随便过过,跟着父母一起亲戚家拜年,说是去拜年其实我也并不想去,只是没办法,爸妈拉着,只好跟着去了。所以我那时感觉春节也没什么,只是吃的东西丰富了,亲戚们互相串门,给点压岁钱就没什么了。可是果不其然......

    大概是春节前2天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小年夜,我上网看漫画的时候,无意间有一则信息跳了出来,要是以前我马上就关掉了,可是出现了“春节习俗知识”我想反正也快到了,看看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好玩的东西。可正是这则信息让我有了对春节新的改观。

    小年大年,扫尘, 贴春联,贴年画, 请神,拜神,送神, 烧香,燃烛, 挂灯笼, 拜祖先, 敲锣打鼓, 年夜饭,守岁, 放鞭炮, 拜年, 压岁钱, 踩高跷,舞龙灯, 阖家团聚。出门在外学习工作的人要回家与父母团聚,一起过年。我们并不陌生而这个我们十分清楚吗?

    在民间,特别是农村地区,有过小年和大年的习惯。   

    小年,即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送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他所在的一家,在过去一年的表现。为了让灶王爷说好话,要供奉糖瓜,送行时还要用糖糊在他嘴上,让他上天言好事。到除夕再把灶王爷迎回来,就是请一张新的灶王画供在厨房。画的两侧通常贴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  

    大年从腊月最末一天开始,一般认为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为止。

    虽然说这对我来说也不是很陌生,但是到底是为什么,我也并不很清楚,只是听爸妈说说,我也不在意,而它却给了我比较详细的了解。

    过年的习俗很多每一个习俗都代表这不同的意义,这些不同的意义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却并不是很清楚,很了解。而那些来自国外向往中华文化的外国人来说这些只是小意思。我觉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应该让我们这些青少年多加了解和熟记。个人的成长也应该受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所洗礼。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不在意过中国的节日,却沉浸在国外传扬过来的一些洋节日。虽然过国外的节日没错,但是也不能执意的追求,而忘记了中国的传统。

   一次的小小了解给了我新的改变,但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只是沉迷在现代科技中而却忘记了历史文化。而这些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却是一块坚实的精神文化。

                                                                                                          高一(1)班   陈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