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
我非常爱看郭敬明写的小说,他笔下的人物总是让我喜爱不已,感悟非常多。
记得当初看《悲伤逆流成河》时,虽然没有像有些人一样哭得稀里哗啦的,但是心情真得很不。就如书名一样,的确里面的人物也是如此悲惨,结局也毫无疑问是个悲剧。
作为一个90后,我知道其实这并不全是她的错,许多时候她也是逼不得已的,没有人不会犯错误,我们应该给予她改过的机会,让她能够对生活有希望而不是绝望;作为一个同年龄的我,对她更多的是无奈与同情,她身处流沙的黑色旋涡之中,她没有父母的疼爱,没有同学的理解,比起伙伴她有太多的没有。她也会在看见别的女孩被父母呵护和被男朋友照顾时心痛得转过脸去,她也会在被母亲咒骂着“你怎么不去死”的时侯,希望自己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她也会想穿着漂亮的衣服,有很多的朋友关心,她也想要深夜时母亲可以为自己端进一碗热汤而不是每天放学就一头扎进厨房做饭,她也会想做被捧在手心里的花,而不是被当作肆意践踏的尘。可惜所有的一切只是想像……
我不否认她是坚强的,在那样的情况下她还是活的那么自由,那么潇洒。那一切该需要何等的意志,该如何的去忍耐。有时候我想我也应该像她那样,用我内心的意志支撑起全部,无论背后有多少眼泪与汗水。但是至少需要肯定,哪怕有一人的安慰与支持。
记得小说中还有这样一个场景,女主人公易遥的母亲林华凤,一个被生活逼得刻薄,怨天怨地的女人,一个被世俗嘲弄,唾弃的可怜女人,她死了。她站在凳子上去拿衣柜最上面的盒子,脚下没有踩稳,朝后摔了下来,后脑勺落地,连声音都没有发出来就死了。其实她死的时候是想去拿柜子最上面的一个铁皮盒子,盒子里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信封,信封上写着“遥遥的学费”。信封里有一些钱,还有两张人身意外保险单,收益人是易遥。其实,在世界某一个不经意的地方,早就有人一直在称呼她遥遥。只是这样的称呼被封存在铁盒子里,最后以死亡为代价,才让她听见。
或许易遥曾经并没有感受到母爱过,但是最终还是了解了。90后的我们,很多人都在讲我们这一代是幸福的,创新的,自由自在的。是的,至少我们活得比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幸福得多,也幸运的多。
流言流进了悲伤的河流中,搅动着烦乱的心绪,翻动着伤感的沉渣,惊起了更加汹涌的暗流。
女主人公最终选择了死亡,如果用死亡去证明清白,如果用一死了之去回答世人的冷漠和欺诈,残酷和无情,那么值了。人言可畏,当她的男朋友,她的青梅竹马齐铭也不相信她时,她的世界瞬间崩塌,妈妈死了,爸爸不要她,朋友鄙视她,亲爱的人不相信她,在这个抛弃她的世界里,她选择了死亡。
但愿悲伤不会逆流成河,因为毕竟还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等待着我们去追寻,心中还有热忱,还有希望的憧憬。
我想我们还是幸福的,我想我们也应该学会去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学会去感激爱我们的人。因为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我们理所应当得到的,只是我们比较幸运拥有罢了,包括爱。
高一(2)班
仲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