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写信逐渐被人们遗忘,于是那些多年来引以自豪的书信就被冷落了,邮筒冷落了,心里珍藏着的熟悉的笔迹,精美的信笺,现在都被催魂的电话铃在分派彩信,时间失重了,情感没有了分量。书信上面散发出玫瑰的的幽香,浸印着思念的泪痕,都被键盘上急促的马蹄声,哒哒、哒哒,踏碎了,无法收藏…… 好在军训中学校让我们每个人为自己的家人写信才重新拾起了丢失的记忆!那晚当我们用手托起那张薄薄的纸,心中竟有说不出的惆怅,忽然想起了在家中忙碌的父母,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想起了淘气的我们是如何的让父母变得如此憔悴。其实在写信的时候,偶然的一个感触会使你有种想哭的心酸,那一刻,我们学会了理解,我们学会了挂念,我们学会了担当。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的一个诗句,就足可以看出一封家书在古人的心目中的地位和意义。自古以来信就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一封家书,是亲人暖心的温袋。也许现在的问候是方便,迅捷,可是却惟独缺少了那份独特的感受。在通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我们还有多少人能够铺开一张信笺,拿起墨水笔,将自己的心里话一字一字地写进书信里,让亲人感受他绵长而深沉的思念? 我忽然想起了《傅雷家书》,这是本以家信为题材的书,其中言简意赅,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一封书信传递的是厚重的情感,叶叶凝重、字字真切,可以细细触摸,可以款款贴怀,可以在笔笔划划里感受情感,也可以从字里行间寻找心声,这岂是几下按键能够取代得了呀! 在机器中传递的感受依旧是冰冷的,听不出是温暖还是空缺。不要吝啬手指的温度,将那冷落了的信笺重新铺开,用父母从小到大看着你书写的熟悉的字体,给牵挂你的父母写一封家书吧,他们即使看不到你的模样,但是也可以触摸到你的温度,你的呼吸,你的心跳。 一封家书,让亲情有了湿度,有了长度,有了厚度,有了力度,所以家信需要存在,用一方素笺,拿笔沾了散发着清香的墨汁,让情感在指尖流动,然后,将它们轻轻地叠置成一个心字图案,封缄了,让它趁着一枚邮票,向远方启程,那么,天还会远吗?地还会大吗?山还会高吗?水还会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