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广角 > 阳光工作室 > 正文
年级组长案例 蒋红梅
发布日期:2009-04-08 12:00:00   

带刺的花儿不好摘

带刺的玫瑰人人爱,要是人带点刺儿,又会怎么样呢?

一、        案例对象分析

刁某,我称之为高二年级男生一号,因为中考成绩名列年级男生第一(复读一年)。该生喜欢去厕所,因为那是他的乐土,可以抽烟,可以聊自己的话题,没有老师的唠叨,即便中午,即便他一个人,也能坐在那儿好长好长时间。他傲视一切,觉得自己身边的同学都是小儿科的,太幼稚,和他们没什么共同语言;他看不起老师,都是些穷书生,没什么见识,还管头管脚多管闲事,有些迂;他更看不惯中国的教育,他觉得学那么多书面知识有什么用,以后他不见得混得比别人差……总之,他看不惯的东西很多很多。正因为太多的不满与不屑,他会在课堂上玩手机;他会在学生面前老师发生言语冲突;他会在厕所间咆哮……他的父亲是生意人,好像是个通情达理的君子,听了他父亲对他的评价,老师们感激涕零,因为他从不否认承认儿子缺点,这点正巧是和儿子截然相反的。记得班级玻璃窗被打破,记得学生打架,儿子总是说和自己无关,但父亲不包庇,近乎声色俱厉地指责儿子,近乎诚恳地希望老师们给予更多的机会。但无巧不成书,当老师希望家长能进一步沟通交流,约他来校时,他出差了;当老师打电话给他时,他说他不是这个姓,可老师打错了……我们从没有对他放弃过,因为他同样是祖国的花朵,记得野百合也有春天的道理。

二、园丁的困惑

初次接触是军训时,作为语老师喜欢翻翻他们的军训日记,借此了解学生语文功底,他的日记至今历历在目——早餐:难吃;训练:太苦;午休:太短……这样的日记已经写了三天了。我找了个机会和他交流。“你的军训日记这么这样写?”“我不会写日记”。他斩钉截铁地说。“你初中没学过吗?”他一脸漠然:“老师没教过”。“军训日记应该写自己真实的感受,可以从小事入手。”“这些都是我的真实感受”……谈话还在继续,但我已经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朵带刺的花。

开学以后,他的发型总是与众不同,和身边学生格格不入。我们的语文每周都有剪报,意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以及读后有所思的习惯。他的剪报又是与众不同的,他总能找到一些内容,借以大谈“规则是人定的,学生有个性,班规也要人性”等等,这剪报似乎成了我们交流的媒介,我每次耐心和他交流自由与纪律;谈心中有盏红绿灯等话题,因为我觉得带刺的花也有美的地方,能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写给我看,也是一种信任。何况有些学生心中有不满只是不说出来。他甚至和我谈起过以后想做厨师……

慢慢地,他越来越和师生格格不入,出现老师发生冲突,大玻璃窗,考试作弊等一系列问题。和他的交流越来越难,因为他把自己裹在刺堆里,怕外人会采摘,因为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再和他谈话,他似乎更带刺了,总是扎身边的老师,为自己的行为找一些理由。而我们笔谈的交流也渐渐少了。他改写自己的爱情史了,因为他觉得我是老师,最终还是帮着老师说话,还是说他的不对。对我提出的要求他不会全盘答应,总要讨价还价。

终于有一天,他受了学校严重警告的处分,让他随班就读。

这时的交流似乎通畅些了,近乎哀求,他说会好好改正,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的头发剪短了,校服天天穿了,作业也交了(虽然是抄的),见到老师会主动大声问好……据说,他很想加试物理,在物理老师那差点掉出眼泪呢。这一切似乎都在寓示着:野百合也有春天。然而我又陷入另一种慌乱:他依旧喜欢去厕所,依旧抽烟,但与师生发生矛盾的处理方式变化了。他曾在前两星期的某节课上玩手机,老师指出之后,恼羞成怒,老师发生矛盾,我把他叫出教室,他马上就笑着说:老师,我错了。可见,他是明知故犯。我指出他的错误之后,他爽快答应向老师认错,不像以前那样否认自己的缺点了,当时他的神情有种道不明的滋味,甚而带着嘲讽的笑。下课后,他在任课老师面前不停地认错:我错了,我错了……。老师分析他的问题时,他几乎没听,但嘴里还附和着:是是是……我也尝试着借一些契机表扬他的进步,但他不屑,反而有些反感,因为他总觉得老师的表扬也是假的。他的这些改变是表面的,并不是一种真正的改变,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变本加厉。他只是把堆在身边的刺,显眼的刺,放在了隐蔽的地方来扎人。

三、反思和启示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社会都宠爱有加,关怀备至,因而多个性,多叛逆。从教育他的过程,我实实在在的得到了几点启示:(1)教书育人是细活,需要的是细心。对于这样特别需要关注的学生,我们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这句话也许夸张了些,却实实在在地告诫我们,切不可疏忽大意。(2 教育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不断地做反复教育工作,必须要有马拉松式的耐心。(3)这些学生的问题常常会反复,而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常常对学生的要求一刀切,往往处事有些急躁,恨铁不成钢,现在想来不妨宽容一点学生,给学生一点自尊。应该多用“老师相信你下次定会更好”的宽容来期待他们。

                                       蒋红梅

2009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