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从尊重生命开始
——读周国平《人文讲演录》有感
金陵中学 薛颐中
悠闲的午后,品上一杯好茶,阅读一本好书,感受着被阳光紧紧拥抱的暖意,有一种叫作幸福的味道洋溢在我的周围。不知不觉,汶川大地震似乎已经渐行渐远了,但那些曾经震撼人心的一幕幕,却仍旧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中,印刻在我的心头。可能就是从那时起,对我而言,能够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可又有多少人会赞同这个幸福观呢?说到这里,我不免联想起了那群正值90后的孩子们。在网络上,随处可见的都是对90后的抨击,非主流就是他们的代名词。在别人眼里,他们展示出的形象往往都是黑灰色的,与他们这个年龄应该拥有的鲜活色彩格格不入;在他们的世界中,自残,漠视生命,有时就是用来炫耀的资本;在他们的周围,总是充塞着自杀,伤害,战争之类的报道,让他们渐渐的对生命这个词语变得冷漠起来……这群在大众眼中应该是最幸福的孩子们,却总是用不幸的色彩将自己包裹起来,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面对需要他们承受的压力。对于这群孩子们的行动和思维模式,我一直都无法理解,有什么事情非得需要通过付出生命才能解决呢?难道有什么事情比活着更重要吗?在一次与周国平的精神对话中,让我解开了这个困扰我许久的谜题。
在《人文讲演录》中专门有一章节谈到了幸福观的问题。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主观和内在状态所造成的。西方有一句谚语:生活在别处。意思就是说:人往往觉得自己这里的生活很平常,不是真正的生活,别人过的才是真正的生活,其实用中国的一句俗话来概括,那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所以,当他们遇到一点点的挫折和不顺的时候,就会用自暴自弃,甚至结束生命的方式来告别自己的幸福生活。也许正因为他们太容易得到幸福了,所以以至于忘记幸福的真正含义。
另一个方面,在于当今的媒体,家长以及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的身上。媒体大肆的报道一些学生自杀事件,有些报道甚至以及扭曲了事件本身的意义,学校和家长过分追求分数,从而忽略了对孩子们精神上的引导等等,这些对于还未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幸福观的孩子们的成长,是相当不利的。
所以,我们不要过多的去责怪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那么脆弱,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如此轻视自己的生命,为什么在这个幸福的年代他们总是在不断地突显着自己的不幸,而是应该去积极的寻找这种现象的根源以及一条能够解决这一局面的途径。
我认为可以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点,还是在于培养孩子们从认识生命的重要性,尊重一切生命开始。而学校,就是能够最直接培养他们的大本营。在学校教学中,必须强调和重视生命教育。关于生命教育,
首先要从改变孩子们的生命意识。90后的孩子们喜欢用自残,血腥,黑暗来展现他们的生活,这些其实都是生命意识淡薄的表现。他们不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极轻易处置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他们或把它作为逃避挫折的应对方式,或把它作为报复别人的手段,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 我们不妨想想,在曾经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对于一个普通人家而言,也许吃上一顿饱饭,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了,因为在他们的理念中,活命就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发达,物质生活是越来越丰富多彩了,随之相应产生变化的就是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对整个世界信息量的渴求程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那些求知欲和好奇心特别旺盛的孩子们,他们对外来信息的接受程度又是特别的快,但同时又缺乏一定的判断力,所以对一些负面的信息会特别的关注与在意,尤其是近年来媒体对校园自杀、他杀事件的频繁报道,让孩子们在潜意识中认为这种方式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从而随意的来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这时候,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的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有一些悲剧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其次,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肩负起引导孩子们对于生命正确认识的责任,在平时的课堂上,生命教育应该无时无刻的融会贯通在其中。课堂是什么?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场所,是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的平台。所以,课堂教育是我们生命教育的关键。让孩子们在课堂里除了学习到知识之外,更为重要的就是让他们明白生命的重要性。生命是大自然的杰作,就像泰戈尔说过:“我的主,你的世纪,一个接着一个,来完成一朵小小的野花。”任何一个细小的生命,他都经过了无数的四季的运作产生出来的。生命是宝贵的,需要尊重和关爱,需要敬佩和畏敬。生命也是不可重复性的,任何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一般。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尊重生命。
而尊重生命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明白生命是有尊严的,你的生命尊严是什么?或者说你做人的原则是什么?明白了生命尊严就会进一步去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就能够更好的处理好生命和名利金钱之间的关系。其次就是要学会尊重自己的生命,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不要虚度光阴,要感恩给你生命的人,感恩帮助你的生命成长的人。最后就是从尊重自我的生命出发,能够延伸到尊重他人的生命,学会了尊重一切生命你就会有更多的慈悲心,同情心和感恩心。不会去做损人利己和惟利是图的事情,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去追求和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但是不能妨碍别人追求利益和实现价值。所以自由主义哲学的根本含义只有两句话,利己是允许的,损人是不允许的。从明白生命,到学会热爱自己的生命,直至到最后的热爱一切生命,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收获爱,收获快乐,收获幸福!
所以,只有当理解了生命,尊重了生命之后,我们才能渐渐接近幸福。幸福,它其实是一个范畴非常大的词语,每个人对它的理解可以是各式各样的,千差万别的,但我们能够实现幸福的基础却是不尽相同的——那就是生命。没有了生命,幸福就无从谈起。
周国平的文字让人很容易产生一种认同感,他对于人文精神的认识,对于人生和哲学的感悟,对于教育和文化的见解,无处不闪现着他智慧的光芒。他在《人文讲演稿》中对生命的诠释,让我对幸福与生命的理解又一次加深了,这不仅仅促进了我今后在课堂如何更好的进行生命教育,幸福教育有了启迪的作用,对我自身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也起到了一盏明灯的作用。
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