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工之家 > 工会之窗 > 正文
我的“世博之家”
发布日期:2010-09-25 12:00:00   

除夕。吃了晚饭,照例是给远在贵州的亲朋好友打电话拜年。我爱人的头一句话是:“欢迎你们到时候来上海参观世博会”,接下来的话更是令我惊喜:“你们是韩市长的客人,我代表韩市长欢迎你们!”话语中充满了主人翁的自豪和自信。

作为新上海人,我是老知青,与爱人相识相恋在贵州,生活了近三十年,十几年前回到上海,上海的每一点进步都让我们开心。今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我们招待好亲戚朋友,当然责无旁贷。“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平时,我上下班路过福州路看见有“世博门票”出售,心里也不介意。可是,五一节一过,那边电话来了,我爱人的姐姐、妹妹、侄女等先行要来,一共五人,其他姐夫、姐姐、侄子要等放了暑假再来。我爱人说,分两批来好,一下子来十几个人还真吃不消。这时,我傻眼了,因为五一期间居然买不到“世博平日票”。我四处打听,邮局只剩“七月票”了,跑到交通银行只有“三日票”,我心想,先买两张应急吧。好在单位里,发了两张,我女儿节前送给我们两张(我们舍不得用,都想留给亲戚),最后总算在便利店买到剩下的最后两张票,总算完了任务。

514,我爱人的姐姐、妹妹、侄女一行五人来到上海。上海的住房紧张是全国出了名的。好在,我们现在是二室一厅,两张大床,两张沙发床,挤一挤虽然比不上饭店、宾馆,可住在家里自在、舒心。几年未见,姐妹们挤在一起絮叨家长里短,竟一夜未眠。“世博会”给亲朋好友聚首创造了机缘,又开了眼界,幸哉!

516是周日,我和妻子,约了女儿,一行八人,游览世博园。不同的文化理念体现了不同的城市内涵,人类文明的展示让人肃然起敬。“热情的微笑”是城市的名片,善待四方来客是城市文明的体现,不能因为他们来自偏远的贵州而怠慢他们。我想,这是我们这座城市应该具有的胸怀。

一家人在“世博园”内有说有笑,到处拍照留影,心情洒脱,周游世界,嘉年华般地走一走,浮光掠影地看一看,何尝不是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诠释呢?在上海的一周里,她们还兴致勃勃地逛淮海路买真皮挎包,到“干锅居”品尝家乡菜,在新外滩与金牛合影,登环球金融中心漫步云天。

523,她们结束了“世博之旅”,搭乘“上海~铜仁”的直航飞机回去了。想当年,我从上海回贵州,为了一张卧铺票,要排一宿的队,还要花去半个月的工资。她们只要一个电话,订票、送票一条龙服务,真是“今非昔比”。

我和妻子曾经在电视上看见给选出来的招待户颁发“世博之家”招牌。当时,我们也有油然而升的冲动,如果我们有一块这样的招牌就好了。现在,我们做了我们应该做的,得到了亲戚朋友的赞赏,那不是一块更好的“世博之家”的招牌吗?

    我家的“世博情”,因为我和妻子的热情好客,受到贵州亲戚的赞许与羡慕,我们着实当了一回“东道主”。累,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