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化生教研组 > 正文
激素的释放是怎样控制的课评
发布日期:2013-11-26 12:00:00   

激素的释放是怎样控制的

  上海市金陵中学初中生命科学备课组  胡颖

一、教学分析:

本课内容位于八年级《生命科学》第一主题《人体》的二级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之下的《激素调节》一节。根据课程标准,该节内容分两部分:一、激素有什么作用(需3课时);二、激素的释放是怎样控制的(需2课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体的整体性和人体器官之间的内在联系,教材以激素的释放是怎样控制的为主线进行了说明。首先强调控制激素释放的重要性,接着说明控制激素释放的三种方式。然后以“长期缺碘为什么会造成甲状腺肿大”的问题分析第一种控制方式,以“怎样判断糖尿病患者”的问题分析第二种控制方式,以肾上腺髓质为例说明神经系统对内分泌腺的直接控制作用即激素释放的第三种控制方式。最后,总结出因大多数内分泌腺接受神经系统的支配,激素调节成为神经调节的一个辅助环节。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讨论,以期学生对于人体主要系统如何相互依存,分工合作,完成整体功能有较深理解。有利于形成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点,也为后续的心理健康教学奠定基础。“拓展视野”模块安排了激素公害,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

学生在之前学习了人体主要激素及其生理作用、激素释放的量很少但作用巨大,激素分泌失调引起的疾病等知识,具备了进一步学习激素的释放必须受到精确的控制,才能保证生长发育的正常进行以及内环境的稳定的知识基础。

    因为本节课的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又为了知识主线的完整呈现,我拟1课时全部完成。所以主要是以教师讲述、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讨论等传统教学方式为主。同时为彰显“关注学科育人价值,回归教书育人本原”主题,教师尽可能贴近生活选取相关实例进行分析讨论,以引导同学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爱家人健康,形成树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讨论分析“长期缺碘为什么会造成甲状腺肿大”,能说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受垂体、下丘脑的分级调控方式。并能在教师引导下关注家庭食用盐的安全问题。

 2、通过“怎样判断糖尿病患者”的识图、讨论等活动,初步掌握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并对糖尿病的病因、判断标准及糖尿病的危害有一定的认识,形成树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

3、通过联系分析“在特别兴奋时自身的感觉及身体的状况”,能够体会神经调节具有快速的特点和激素调节具有作用缓慢但持久的特点 ;能归纳出肾上腺素的释放直接接受神经调节的这一控制途径。认识到长期在紧张高压下对健康的危害,初步形成积极健康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激素浓度维持相对稳定的控制机制——反馈调节及其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2、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相互关系。理解人体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的。

3、认识到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四、 教学流程

知识回顾引入课题

学生活动:

三个案例分析归纳激素释放的三条控制途径

拓展视野:

激素“公害”,关注食品安全

反馈

巩固训练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设计说明

导入新课

 

 

 

知识回顾:

活动一:你现在对激素的了解

1.   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

2.通过   运输发挥作用

3.对生命活动有重要   作用

4.虽然在体内含量 ,却可发挥大作用

5.分泌      ,能引起失调症

6.可通过   治疗某些内分泌失调症

活动二:识图——你还记得这些内分泌失调症吗?(甲亢、呆小症、甲状腺肿大)

出示PPT,以填空题形式复习巩固上节课的核心知识点,以旧知引出新知。

 

 

 

 

激素释放的控制

途径

途径之一——受下丘脑、垂体的分级调控

思考与讨论:

问题1:长期缺碘为什么会造成甲状腺肿大?

阅读教材P50信息库: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观看PPT,依据教师的提问引导,逐步明晰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垂体、下丘脑的分级调控,同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又能反馈调节垂体和下丘脑的分泌活动,从而使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维持相对的稳定。

同时通过具体的数据及教师的图解归纳出激素调节的特点:高效性和特异性。

问题2:为什么冬天我们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夏天?

问题3:如果孕妇患有甲状腺肿大,其生下的孩子会患有什么疾病?

引出问题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播放PPT逐步引导同学描述甲状腺激素精确释放的控制机制,进而体会激素的释放必须受到精确的控制,才能保证生长发育的正常进行和内环境稳定的意义。问题2进行知识巩固,

问题3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同学认识我国强制推行加碘盐的意义,关注家庭食用盐的安全问题。

途径之二——受血浆中特定化学成分水平调控

活动一:了解1114世界糖尿病日

活动二:自主阅读教材P45“你知道吗?”

了解加拿大医生班廷发现胰岛素的过程

活动三:讨论分析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明晰: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直接受血浆中血糖浓度控制。

活动四:“怎样判断糖尿病患者?”,初步掌握识图基本技能,学会判断糖尿病的标准。

活动五:师生共同探讨糖尿病的病因、危害及防治,形成树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

 

 

 

 

以刚过去的世界糖尿病日引出激素释放的第2条途径:受血浆中特定化学成分水平调控。以班廷实验设计思路渗透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联系糖尿病的病因、危害及防治,帮助学生形成合理膳食,积极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

途径之三——直接受神经系统控制

通过想象自己马上要上台发言,叙述此刻自己的身体状况,在教师引导下归纳出哪些是神经调节的结果,哪些有激素调节的成分。明白:一开始心跳加快是神经调节的结果,因为心脏接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神经调节具有快速的特点。受惊后几分钟后,心率仍然保持较高的水平,这就不仅是神经调节的结果,还有激素调节的成分。因为内脏神经系统直接支配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心脏,同样引起心跳加快,但作用较为缓慢,持续时间较长。

创设情景,引发同学紧张心理,并通过引导同学通过叙述区别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回答教师的提问,概括出:

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神经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人体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

并认识到长期紧张对人体的危害,初步学会为自己及家人减压。

版权所有 ©金陵中学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金陵东路4号 电话:63304025
沪ICP备15052465    公网安备 310101020042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