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注重能力
——由2009中考数学试卷制定新初三学习计划
金陵中学 张渝
开学初,听有些初三学生在议论:“中考数学很简单的,都考前几年学的内容,新课没啥听的!”“反正题目很容易,我们难题不用钻研了!”我想告诉他们,这种说法是对中考数学片面、狭隘、错误的理解,如果初三一年按这种想法学习,那么结果一定是失败的。
下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年的中考数学考卷特点,看看有哪些启示,以此为制定新学期数学学习计划的依据。
一、题目注重对基础知识技能、主要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本次数学卷考试内容中,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函数与分析、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等部分约占60%,图形与几何部分约占40%。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客观题约占48%,主观题约占52%。
试卷的命题符合同学们真实的认知规律。前半部分选择、填空、解答题,是把课本例题、习题改变了知识的呈现方式,进行适当地调换和引申,难度对比往年稳中有降。几何证明题是在所给的三个数学关系中,通过其中的两个作为条件,推导出第三个作为结论,再重新组合后进行论证,并判断命题的真假。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在书上垂径定理的学习中,我们用过类似的方法。
〖第23题〗已知线段与相交于点,联结,为的中点,为的中点,联结(如图1所示).
(1)添加条件,,
求证:.
(2)分别将“”记为①,“”记为②,“”记为③,添加条件①、③,以②为结论构成命题1,添加条件②、③,以①为结论构成命题2.命题1是 命题,命题2是 命题(选择“真”或“假”填入空格).
题目的设计注重典型性、新颖性、指导性和示范性,如24题中出现了简单而平时较少见到的常值函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教会学生今后如何去学习。试题的运算量得到控制,没有一些繁琐的计算题。更多地是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套试卷加强了对学生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考察。如填空题最后一题的翻折。〖第18题〗在中,为边上的点,联结(如图2所示).如果将沿直线翻折后,点恰好落在边的中点处,那么点到的距离是 .
24题的分类讨论,压轴题的添线搭桥,巧辟捷径,都考察了学生对动态图形的处理能力。考试题涵盖了初中阶段所涉及如字母表示数的思想、方程思想、变量及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图形运动思想、化归思想等主要数学思想。我们知道,教授、考察的知识点是数学的外显形式,易于发现。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数学的内在形式,是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动力工具。如果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那么数学知识就不再是孤立、零散的东西,数学方法也不再是死板的教条。布鲁纳指出: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数学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显然,如果把数学思想方法学好了,那么在它的指导下,运用数学方法驾驭数学知识,就能培养数学能力,使数学学习就较容易。最终提高同学们在生活中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删除了繁琐的计算,促使改变数学学习方法。
试题的形式丰富多彩,引领着学生体会数学的美。试题中图形与启发性问题相结合,图形、表格与必要的文字相结合,计算与推理相结合,数和形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图形直观的作用,富有启发性。让我们体会了数学语言的简洁美,在解题中使我们感受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领略数学命题和数学方法的美学价值。统计初步题的背景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让我们倍感亲切,体现了新教材的指导思想。
〖第22题〗为了了解某校初中男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在该校六年级至九年级共四个年级的男生中,分别抽取部分学生进行“引体向上”测试.所有被测试者的“引体向上”次数情况如表一所示;各年级的被测试人数占所有被测试人数的百分率如图5所示(其中六年级相关数据未标出).
次数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人数 |
1 |
1 |
版权所有 ©金陵中学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金陵东路4号 电话:63304025 沪ICP备15052465 公网安备 3101010200421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