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数学教研组 > 正文
写在2011中考数学前
发布日期:2011-06-03 12:00:00   

 

光阴荏苒,初中四年一晃而过,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希望同学们能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扬起风帆,实现人生的理想。在数学学科考试前,让我们再重温一下老师的嘱咐,家长的叮咛。

一、            学习用品的准备:

根据中考的要求,网上阅卷的特点,我们必须准备下列用品:

笔:黑色水笔两支,建议用0.38型的,写出字迹清晰紧凑;2B铅笔两支,一粗一细,粗的做选择题时涂黑框用省时省力,细的在作图添辅助线时用;

度量工具:刻度尺、两把三角板、量角器,有时对一些图形可以用测量的方法,来帮助自己拓展思维;

作图工具:圆规,仔细检查圆规的笔芯是否利于作图。

橡皮:沙橡皮、白橡皮各一块,由于不能用修正液(带),所以一定要记得用沙橡皮擦水笔字迹,白橡皮擦铅笔痕迹。

二、        注意事项:

1、  不准使用计算器;

2、  答题字迹要端正,过程严密,合理安排布局,答题时版面最好一分为二。不要写到边框外面,用箭头指示时,同样必须写在指定的边框内。做到最后要留有一块空白地方,给自己修正留有余地。

3、  添辅助线字母要标在答题卷上,用2B铅笔,千万不要用黑色水笔标,标错无法更正。

三、            全程注意点;

1、  选择题是单选题,建议四个选择支都要看到再做出判断。

2、  做填空题要快速仔细,如:解不等式时要看清是求解集还是求整数解;解无理方程、分式方程要检验结果;尤其最后几题要注意到一些数学思想,如分类讨论、图形运动、数形结合。对于较复杂的题目,要注意几种语言的转化,建议用笔把需满足的条件一一划分,每增加一个条件,结论的范围就要缩小。

3、  做简答题时要用心,在数式运算要先分后合、方程与不等式求解后不可忘记检验及结论。统计题一定要看清题意看清图标,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几何计算时,和现实生活有关的,首先要生活问题数学化:“由题意得…...”将有关数据一一标明。在用三角比求解时,若要添设辅助线,一般不要割裂已知角。运用垂径定理时,两个条件不要遗漏。

4、  在做几何论证题,要严密紧凑,第一问突破口打开一般方法有多种;证特殊平行四边形的要分步论证。

5、  做代数中的几何问题时,牢牢掌握解题模式:函数解析式       点的坐标

线段的长度        解决几何问题,当第一问解出后,马上快速检查,以免造成二问三问时的连环错误,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6、压轴题,牢牢扣住解题五步法。(1)通读全题,基本认识;(2)不看动点,研究背景;(3)专读动点,运动分析;探求不变的关系;(4)动中取静,建立函数;(5)分类讨论,善于转化。每一个步骤都蕴涵着多种思想方法。审题时把关键字用铅笔圈出来,如动点的运动范围;有分类讨论思想的,最好是一种情况一个图。在审题时,要学会了解命题者意图,跟着他的意图进行探求,看清题目一问二问的方向,切忌背道而驰。

四、时间控制:目标145分以上的A类同学,第123题一般控制在40分钟,241015分钟,2540分钟以内,留下时间做个简单检查;目标130分以上的同学,2425题的三问如果实在困难,可以放弃,回头作全面检查;其他同学,对自己感到有把握的题目,每一分比做每一分必争。

五、必要的心理暗示:到了考试这一刻,必须放下包袱,克服焦虑,胆大心细。对简单题大家简单,更要仔细谨慎,把每一分揽入怀中;若看到以前没有见过的题目,感到极其困难,那么难的大家难,就抓基础抓概念,抓必得分。

六、考前展望:一般来讲今年考试难度应和去年持平,维持稳定。但去年在141145分段的同学相对集中,今年有望拉开差距,便于选拔。可能会在一些题目的命题与批阅中拉开差距,估计会引入PISA测试的一些做法。如,对结论的多样性,做出结果越多得分越高。若结论有3个,则有做出1个得1分,2个得3分,3个得5分,便于拉开差距,考察能力;其次,PISA评估的三个领域之一是阅读能力,结合数学中考,可能当一个全新的概念给定后,来考察同学们感知、认识、迁移、拓展的能力。此外,PISA还非常重视对图表问题的考察。它强调对图表的理解,而非计算,这更需要去一字一句读题。这其实是考察了同学们的自信、好奇、兴趣、处理与理解含有数学成分的事物或问题的渴望,与我们二期课改的理念完全一致。

   最后,祝愿金陵的学子们胆大心细,踩点得分,中考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