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业的设计批改和讲评(转载)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续和补充,如果没有合理且适量的作业,学生的学习就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肤浅认识,很难对所学的知识深刻理解,融会贯通,更谈不上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灵活运用,用所学的知识排忧解难。
作业确实是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消化知识的途径,是形成能力的主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主要途径。以往的作业布置在其形式或内容上比较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作用也不大。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在作业的设计、批改和讲评中都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我们应该使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使作业的批改成为教师掌握学生认知程度的宝贵资料,因而能很好的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因材施教。作业的讲评能让学生的认识真正上一个台阶。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对于作业的设计、批改和讲评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做法,对不足之处也有一些想法,在此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讨一下
一、 作业的设计
每备一节课,我都会仔细的思考应该留什么样的作业,作业的量应该是多少。我看到有不少老师留作业时直接说哪一本书从第几页做到第几页,或者直接拿出一张试卷去复印了给学生做。我认为这样是很不负责任的做法。新教材变动很大,有许多以前有的内容删除了,有一些成为了超纲的内容,如果不加选择,直接拿前两年的卷子印了给学生做,学生可能会因为某一道题目涉及的知识现在已经删除了,老师没有教过,绞尽脑汁也做不出来。这样的结果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学生竭尽尽力了还是做不出来,很容易对这门学科产生挫折感,然后失去钻研的兴趣,连其它能做的题目也没有兴趣做了。
我在作业的设计上有自己的做法。
首先是作业的选择。我给学生做的作业肯定是自己先做过的,有问题的作业,或者是现阶段不能做的作业绝对不会留给学生做。我给学生留的作业不仅仅停留在练习册和他们买的教辅书上,我通常会根据需要自己编写一些我认为很重要的练习,半节课时间编好了马上印出来给学生做。例如教到《密度》这里,我就觉得很有必要将一些典型的密度应用的计算题归纳在一起,然后我就立即动手编写了一张试卷,大概10道题,将密度应用的问题都包括了。
每一章结束的时候,我都会让学生做一些综合题,这些综合题都不是以前用过的某一章试卷直接翻印。我会调用网上的资料,或是自己已经有的题库,精挑细选一些题目,编写成难易不同的两到三份试卷,由浅入深的帮助学生系统复习。
我在作业设计上最大的一点和别人不同的,可能是大致相同容易出错的题目让学生反复做。我认为我精挑细选的综合卷,学生做的不好,我会在讲评后,将原题做一些修改,例如将数字换掉,将电路图略作改动等等。然后再让他们做。如果他们没有真正掌握的话,就会在同样的地方再犯错,我就能有的放矢的抓住他们确实不会的地方再讲解,直到他们真正掌握。
作业的量也很有讲究。我留的作业一般分为必做的几道题目,还有选作的一两道题目。留选做题目时,我总会说:“这道题目有点难度,有能力的同学回家好好钻研一下,明天告诉大家怎么做的!”我这么一说,总会激起部分好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努力钻研问题。当然他做出来了之后适当的表扬是很必要的,当研究物理问题能给他带来荣誉的时候,我发现他们更加喜欢学习物理了。
二、作业的批改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作业批改也要与时俱进,突出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作业的批改形式、批改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
作业我都是一道题一道题批改的,有错得明显的地方,一般都圈出来。重要的地方有时候帮他们补充上去。例如:20帕的物理意义是每平方米受到的压力是20牛。可是总又学生写成每平方米受到的压力是20帕。如果我直接打个大叉,学生还是不知道哪里出错了,我很明显的把“帕”圈出来,给她改成“牛”,他就非常清楚自己错在哪里了。我认为一道很长的计算题,你一看不对直接打个大叉,学生没有方向,真不知道自己哪里错了。计算题我一般是圈圈点点给他们指出来哪里出问题了。公式写错了将公式圈出来,数据代错了将数据圈出来。这样学生一看就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订正起来事半功倍。
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与学生共同完成某项活动,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作业批改中如果学生有时间的话我尽量采用面批,把他叫到面前,当面指出他在作业中所存在的问题,以使学生对问题理解深刻,避免类次错误的再次发生。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他们的思维能力,有时候我也采用学生和学生互相批改作业的教学方式。中午自修课的时间,学生刚吃好饭,正是一天中最困的时候,如果集中讲课,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很低的,这时候我通常安排学生四个人一组,互相批改彼此的作业,并且通过讨论将错误的地方弄懂,订正过来。学生与学生间相互批改作业的过程中,便于发现彼此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同伴作业中智慧的灵光。同时就有关问题相互讨论有助于学生间取长补短。通过这种作业形式使学生们能体会到自己的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三、作业讲评
作业的讲评往往是学生知识达到飞跃的一个重要过程。学生在学习了新知识以后,在对一个新的物理规律的理解上不可能一下子就很准确,很到位,甚至有一些错误的理解。而作业就能及时发发现他们理解是否有偏差,掌握发深度是否达到。例如学生刚学习浮力时,总是会习惯的认为漂在水面的实心木球受到的浮力一定比沉在水底的实心铁球受到的浮力大。这是因为学生没有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不理解浮力的大小本质上取决于排开液体的所受重力的大小。那么在作业的讲评中就非常讲究方法。将类似的、相关的问题放在一起,通过类比突破这个难点。体积相同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通过阿基米德原理,通过比较排开水的体积比较浮力。质量相同的实心木球和铁球因为体积不同,排开水的体积也不同,没有办法用阿基米德原理判断,只能根据浮沉条件判断。同一只实心铁球在水肿、酒精中、水银中受到浮力大小则要综合使用上面两个规律来判断。作业虽然只做了一道题,讲评时将这些相关的题目都列出来,学生思路清晰,霍然开朗。否则他们会觉得老师今天用阿基米德原理判断浮力,明天用浮沉条件判断,很容易弄糊涂。
我认为作业质量的保证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应该是学生的订正。我一般采取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讲评后订正。我上课讲评作业时很少从第一题讲道最后一题。我一般是先讲某一个知识点的几个题目,然后再把错的比较多的个别题目讲解一下。讲解时尽量能让学生提出疑问,让我知道他们犯错的原因。
第二种是一个一个订正。我现在经常规定学生到我身边订正,把做错的题目讲给我听,为什么这样订正,讲不清楚的弄清楚再讲,实在讲不清楚的我讲给他听,过一会温习一下再回来讲给我听。我发现这样还是有效果的,只是这样要耗费很多精力,如果教的班级很多的话,会有些力不从心。另外一个办法就是我认为很重要的题目他们做错了,就让他们到我面前,给他同样的题目再在我面前做一遍。
作业的设计、批改和讲评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现行的做法有许多值得推敲的地方。新课程改革给了教师新的理念,新的契机,让我们有动力更加积极的探索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减轻负担、轻轻松松、事半功倍的掌握应该学到的知识、能够灵活的运用,应该是每一位人民教师毕生的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