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物理信息组 > 正文
冲刺阶段的复习备考
发布日期:2010-04-14 12:00:00   

我们在冲刺阶段的复习备考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解读考纲
  
  对《考试大纲》所要求的知识条目进行逐条对照复习,对《考试大纲》中所做的变化要引起重视,特别是对《考试大纲》要求的能力要求进行分析。
  
  二、全面掌握基础知识
  
  对物理概念应该从定义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及相关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定理或定律的理解,则应从其实验基础、基本内容、公式形式、物理实质、适用条件等作全面的分析。在复习过程中,不为难题、偏题所困,不受热点、重点所限。可以这样说,因卷面题量所限,重点知识年年考,其他知识轮着考,考查的知识点每年都会有不同的侧重,复习过程中不要留有知识的盲点。
  
  三、科学规范合理训练
  
  科学规范的训练依然是取得好成绩的法宝,复习中要注意规范,如依据文字叙述画出情景图、对研究对象作受力分析、电路分析、状态分析、画光路图、作光路分析、解题等都是最基本的操作技能,都应规范。考生常说有些产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是粗心,没有看清题意,其实质是没有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做习题的目的,一是检查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否真的透彻理解了,能否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地运用它们;二是通过做习题,锻炼并提高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等等。
  
  四、知识运用重在体验
  
  从解题的思维模式入手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复习的过程中努力体会物理学的基本思维方法,把已经做过的习题,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类”的方法与手段,体会运用基本思维模式解题的基本环节,做到“温故而知新”。题海战术是不可取的,而深入推敲、不断总结比多做习题要有效。

 五、重视实验提高能力
  
  近年高考试验试题中考的原理,都是中学物理中最普遍、最常用的原理,但问题情景是新的,使得有一些同学一看就慌了,不知如何入手。所以在复习中,对物理实验应加以足够的重视。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也是高考能力要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物理高考试题中,实验题约占14%,从每年全国物理高考的实践来看,实验题的得分率一般都不高。其实实验题并不难,它应该是考试容易得分的题目。从考生的答卷看,有许多考生似乎没有经过实验的训练。近年来高考物理试卷对实验的考查,重点放在考查对实验的思想、方法和原理的理解和实验仪器的使用上。所以实验复习不能简单地背诵条款,要落实到动脑动手上。
  
  六、研究评分标准,掌握答题技巧
  
  研究评分标准可以提高解题的规范性,增加得分点,考出更高分数。具体答题步骤是:(1)确定研究对象,定义物理量,如m、S、t、V、a、P、E等;(2)物理过程、物理状态的分析和论证,特别是隐含的物理过程的分析、重要条件的叙述和确定(如平衡、加速、相遇等)、画图(物理过程的示意图,受力图,轨迹图等);(3)每一过程依据定理、定律列方程(最重要),由每一个物理知识列一个方程,不要几个物理知识列成一个综合式;(4)计算并得到正确的结果(有效数字、单位、方向等)。
  
  七、冲刺阶段抓住核心
  
  考生冲刺阶段的复习,一定要围绕物理中核心的知识,高考题不可能包容高中物理的全部内容,所以高考就会围绕高中物理核心、最主要的知识进行考查。研究今年的《考试大纲》,核心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三大定律;平抛运动、圆周运动、人造卫星、万有引力;振动和波;动量、动量守恒;动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电场力的功与电势能的改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减)速和偏转;欧姆定律;安培力、洛仑兹力及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电磁感应定律;反射定律、折射定律、折射率;各种射线的特征及应用;光电效应;核能、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核反应方程;物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