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政史地组 > 正文
2012上海政治高考试卷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发布日期:2012-06-18 12:00:00   

2012上海政治高考试卷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政治 几道题目落笔有难度

  蒋敏然 上海交大附中

  虽然还未见到高考政治真题,但在考试结束后第一时间,笔者拜访了三所市级示范性实验性高中的近10位思想政治学科成绩最好的考生。根据回忆,他们感觉总体难易比较均衡,小部分试题超过了自己的复习范围。有几道题目落笔较难

  

重要新闻需学会判断

  从学生回忆的有难度的题目来看,有三题为时政单项选择题,如:今年5月谷超豪建言的( )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奠基。有四个选项。由于本题许多学校都未归入重点复习范畴,因而学生只能瞎蒙。其测量目标是考识记能力,再现国内重大时事的基本内容等。本题答案应为:上海数学中心

  这也反映出高考时政复习还要认真研读考纲,拓宽复习面。实际上,在2012年高考纲要中,考试内容有规定:时政考“20116月至20125月国内外重大时事内容,与去年只考到20114月不同。出现目前感觉难的原因可能在于:时政复习内容较多,考生并未留意这条新闻的重要性。

  建议:在今后复习过程中,每周应安排一次时政学习,让学生学会判断新闻的重要性,且以主流媒体报道为准。

  

理解分析能力需提高

  近5年来上海卷中首次出现连续成组的图片题。如:简答题34题《曹冲称象》,以六幅图画展示了称象的六个步骤,足见命题者煞费苦心。题目新颖,问题设计合理。如第一问曹冲称象六个步骤体现了什么逻辑分析方法?测量学生的理解能力,辨认与哲学原理相切合的社会现象。

  考生反映:小学语文也学过有四个步骤的《曹冲称象》,但学习角度与政治高考的哲学思辨有所不同。做题时有些学生感觉读图有困难,可能会影响了做题的准确性。这缘于平时复习中较少遇到多幅图片的题目,反映出考生研判图片、理解分析能力亟待改善。

  建议:应在平时训练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对各种社会现象的观察、理解、分析能力,懂得知识迁移。在哲学复习中,教师要尽可能利用已有的社会现象、成语、自然科学常识、身边发生的事件等等,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辩证思维能力。

  

灵活审题、解题准确性需加强

  从去年始,为提高考试结果的有效性,试卷减少了学生的材料阅读时间,通过合并材料和剪裁材料为考生留足考试时间。如,第3536题两题共享“2005年至2011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图,延续了良好的出题意图。

  但据学生反映:第36题容易搞错。究其原因,还在于问题的角度与以往略有不同。一般而言,学生复习时所用经济现象的图示,用经济常识知识回答居多。本次考试则换了角度,要求用政治常识的原理去分析:扩大进出口对本国和其他国家都有利。说明考生灵活审题、解题的准确性还需进一步提升。

  建议:平时练习时加强审题训练,提高学生在不同原理下解决同一种问题的分析问题能力,增强解题的准确性。

  

角度多样,逻辑能力需提升

  本次高考论述题为用材料引出问题。题目样式是如何在我国立法过程中确保法律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测量目标是综合运用能力。设问指向与题型功能较为切合。

  平时复习中,大多学校教师还是会围绕某个原理或概念的内涵、某种现象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意义原因以及怎么做去训练的。本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政治常识知识对论题进行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理论论证。能围绕论题提出总论点:能对每个论点展开较为深入的论述,逻辑连贯完整;能列举政治等方面事实,联系实际地论述相关观点。

  但也有一些学生不太善于组织观点,喜欢背诵书上或模拟卷中现成的答案,对近几年真卷中少见的如何一问有些不知所措。说明部分考生还需提高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建议:在复习中应加强逻辑推理、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提升语言组织的有序化、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不仅可以综合概括总观点,还能够有层次地分解成分论点;既可以用好教材的理论知识,也不失联系各种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