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独立战争》教学反思
章涵云
《美国独立战争》这一课的知识点比较多,不仅有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有独立战争的背景、有战争的经过、有《独立宣言》与《1787年宪法》的内容,还有战争的性质与影响。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就将教学主旨着眼于“自由、独立和民主”的精神。用这一主线串联起美国战争的始末。
在设计教案的伊始,我收集里比较多的材料,包括独立战争经过中一系列比较重要的战役等,但是在整合材料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些材料对于授课主线并没有太大的作用,所以我进行了一定的取舍,简化战争过程。相对选取了独立战争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一些重要文件。包括《五月花号公约》的章节、《独立战争》的节选、和《1787年宪法》,他们分别是代表了早期北美移民的一种意志、独立战争过程中的精神和战争后新生美国的政府构建模式。在第一次试讲之后,指导老师听后觉得本课主线依然不够清晰,枝节的内容还是略多。并且在《1787年宪法》子目中,我只侧重了“三权分立”这一知识点,而忽略了从邦联到联邦制的中央地方分权的内容。同时,在三权分立的内容讲述上有些抽象,不容易被学生理解。教学过程中PPT的张数过多,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不足够,建议内容再进行压缩,突出重点。并在结语处要将几个能特别突出“独立、自由、民主”精神的内容再加以串联和巩固。
综合了听试讲课老师的建议,我删去了一些枝节,包括北美资本主义发展的地域区别,再次减短了战争过程(列克辛顿第一枪之后的一些事件),和讨论战争胜利的原因等。增加了《1787年宪法》里中央地方分权的联邦制内容的比重,通过用三角示意图的方式来直观展现分权制衡的特点。
总体上用独立民主的精神来贯穿全课还是比较成功的,逻辑上比较通顺,基本知识点也能够落实,将《五月花号公约》、《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串联起来使整堂课显得相对紧凑流畅。并利用自由女神像起到了前后呼应的效果。学生也能基本跟着教学设计来进行思考,也能顺利理解其所体现的精神。在材料的使用上也使用了文字与图片相结合,地图的使用,时间轴的把握,让学生能够初步建立起一个历史时空的概念。
整堂课教授下来自觉但仍存在一些缺陷,在教学设计中我将解读《独立宣言》的节选,并结合启蒙运动思想理解体会作为一个重点与难点来突破,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个教学设计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或者说学生的理解可能有些浮于表面。由于我对于材料中重要的文字还使用了显著的颜色标记,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很快就能联系起来,但仅仅是回答出了与宣言内容相仿的一个启蒙精神的名称与代表人物而已。在问题的设置方面还是有一点粗糙,难度上也欠考虑了。如果这个小组讨论的环节的设置改为学生直接回答,或者取消特殊颜色的标记字体,让学生在文本中先自行寻找有关信息,再进行回答总结,也许就能达到加以理解体会的效果。
由于这节课的内容多,在整节课中材料的呈现上没有留有太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去体会感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带领学生来进行学习的,尤其是在三权分立这一知识点上,虽然已经使用了三角结构图具化的内容,但总体上还是由教师的讲解为主,没有注意到学生的掌握情况。所以课堂气氛稍显沉闷,学生的活动相对还是略少了。
另外听课老师提出了《1787年宪法》中三权分立的内容,可能评价其表现了“民主平等”的观念中之注重其优点,而没有注意其也有一定缺陷性,信息传递不完整,容易发生歧义。可以在评价三权分立的同时,提醒学生们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国情而采用不同的政治模式,才是因地制宜的。同时听课老师也反映认为本课虽然设计的立意新颖,但起点不低,对初二学生的要求是比较高的,特别是情感价值观的理解上更倾向于是高中学生的教法。应该设计得再贴近一些学生的视角,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
经过此次公开课,从前期准备到试讲,从修改到正式上课,再到课后的评价反思,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个新老师,之前我更关注的是自己教,而对学生的学有所忽略了。在往后的日子里自己还需加强对于学情的分析,特别是要从学生智力与情感的发展水平的把握,因材施教。多从学生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