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下午,“数字迭代,智领课堂”——2024年黄浦区“双新”课堂教学研讨展示活动(初中语文)在金陵中学举行。黄浦区教育局副局长余维永、黄浦区教育局中教科负责人钟思慧及郑文尔、黄浦区信息中心主任陆敏、普陀区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员周静、黄浦区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员吴勇及张莉、金陵中学校长曾强、副校长费文凯、黄浦区兄弟学校的语文教师莅临活动现场。
本次展示活动主要分为教学展示、主题研讨以及专家点评三个环节。首先观摩了由薛颐中老师和张子杰老师分别执教的《怀疑与学问》和《苏州园林》的教学展示。薛颐中老师针对初三学生的学情,迭代更新了原有互动学件的功能。通过圈划、文字移动、结构图搭建等互动学件,有效引导学生梳理《怀疑与学问》一课的内容,学会运用恰当的图形元素和标签,将具体的文本内容抽象成直观的组织结构图,并自主归纳总结出阅读议论文的结构图模型,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张子杰老师突破传统模式,运用图片拖动的互动学件,引导学生梳理文本的说明内容,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此外,还开发了论坛的新功能,不局限于简单的点赞和留言,而是结合“评分器”和评价量表,实现生生互评,激发和促进了学生深度思维的能力。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充分融合了“双新”的理念,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进一步优化了三个助手平台的功能,为课堂教学革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随后的教学研讨环节中,张子杰老师以《稳中求进:数字化转型的迭代之路》为题,回顾了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他强调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数字化平台的开发和应用都应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并结合两个学期的教学实例,分享了关于金陵中学语文教研组作为先行者的经验和思考。张莉老师带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初中语文学科数字化转型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报告。从继承、改良和创建三个方面阐述了黄浦区初中语文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首先她详细介绍了数字化课堂的更新迭代,在论坛原有功能基础上,引入评价系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评价,提升评价的质量。同时结合上学期市教研室曹刚老师的要求,探讨了如何进一步转化自然语言,有效运用三个助手平台的学件,创建一套标准化的符号系统,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持。最后希望全体教师在推进数字化教学的进程中,进一步思考和尝试,如何运用数字化来呈现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路径以及学习过程中前后变化的差异性,从而更有效地开展针对性教学。
最后在专家点评的环节中,普陀区教育学院教研员周静老师,从教学设计中的“讲究”出发,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在数字化教学中所作出的尝试和努力。她认为,在本次“双新”课程的展示中,教师能熟练运用数字技术,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同时用好三个助手平台的数据统计,实时呈现学生的学情;此外积极开发了平台的演示功能,运用拖拽文字等学件,简化学生的操作流程,使学习过程呈现可视化。最重要的是有效使用论坛的评价功能,通过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和对比,依据评价标准,实现生生之间的有效评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周静老师还提出,新课改强调的是,从知识导向的教学转变为素养导向的教学,教师应积极思考,如何在日常课堂中有效落实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使日常教学不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掌握运用已有知识的积累去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
在此轮”双新“课程的展示中,金陵中学不仅展示了学校在教学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成果,也明确了未来努力的方向。学校将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设计,进一步加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