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寒假期间,金陵中学高一年级的四个班级学生代表们在学校团委与学生会的组织下,踏上了前往中共上海区委党校旧址的旅程,参与一场意义非凡的志愿者服务工作。他们的任务是向络绎不绝前来参观的游客,细致入微地介绍这座党校旧址背后深厚的历史背景、它在中国革命历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与之相关的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以此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中共上海区委党校旧址静静地坐落在繁华的复兴中路与黄陂南路交汇之处,与同样承载着重要历史记忆的新天地一大会址相距不远,共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与壮大。这所党校于1926年11月正式开设,彼时,正值中国革命风起云涌之际,其首任校长由上海区委宣传部主任尹宽担任,而周恩来、瞿秋白、郑超麟等革命先驱,都曾在此亲自授课,为培养党的骨干力量倾注心血。党校内汇聚了约30至40名学员,他们均是来自江苏、浙江地区及上海市区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共青团干部,实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集体生活。然而,好景不长,1927年2月23日,随着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装起义的爆发,党校不得不提前结束其使命,转而成为起义的临时指挥中枢和联络站。在这短短不足半年的时光里,这座看似普通的建筑,见证了无数革命者的英勇斗争,留下了党的干部教育事业不可磨灭的足迹。
为了确保此次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进行,活动前一周,团委书记章涵云老师带领六位小组长先行前往党校旧址进行实地考察,与场馆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协调。期间,场馆工作人员对组长们进行了详尽的培训,章老师也不忘叮嘱志愿服务的各项注意事项,要求每位同学不仅要展现出专业的知识素养,更要热情大方,展示金陵学子的良好风貌。
自1月18日至1月24日,在这寒冷的冬日里,由金陵中学高一年级学生组成的六支志愿服务小队在场馆工作人员的精心指导下,身着统一的志愿者背心,正式开启了为期一周的志愿服务之旅。他们接待的游客团体多样,既有怀揣好奇与憧憬的学生群体,也有饱经风霜的退休老党员。面对学生游客,志愿者们从历史的大背景讲起,生动讲述中共上海区委党校创立的初衷:“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大革命时期,为了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党务工作者,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共上海区委党校应运而生,成为了革命火种的重要孵化器。”学生游客不时提出诸如“当时党校的教学条件究竟如何”等问题,志愿者们则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仿佛引领着他们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而当遇到退休老党员时,志愿者们则更加注重讲述党校在党的发展历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老党员们听后感慨万千,纷纷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学习党史的点点滴滴,这份跨越时代的共鸣,也让在场的志愿者同学们深受感动。
在讲解之余,志愿者们还积极协助维护场馆内的秩序,鉴于场馆内楼梯空间相对狭窄,他们耐心地引导游客文明参观,提醒大家在拍摄照片或视频时注意影响他人,上下楼梯时要小心谨慎。同时,他们还时刻关注着场馆内各项设施的运行状况,确保每一位游客都能在一个舒适且安全的环境中参观学习。
尽管每天的志愿者服务工作繁重而紧凑,但当看到游客们在听完讲解后,对那段光辉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眼中流露出对革命先辈无尽的敬仰之情时,所有的志愿者都深感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讲解与引导,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历史的对话。
通过与不同年龄层、不同社会背景的游客进行深入的交流与互动,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学会了如何更加有效地传递信息、解答疑惑,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段特殊的经历中,对中共上海区委党校旧址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价值有了更加直观而深刻的体会。他们开始意识到,每一处革命遗址、每一件历史文物背后,都蕴藏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与不朽精神,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步伐,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