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生活 > 校园新闻 > 正文
专家引领促提升 AI赋能启新程——金陵中学体育课题组开题论证会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2025-04-16 09:14:14   

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明确指出: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加快补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短板。为深入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索“小场地”环境下高质量体育课堂的创新路径,实现学生体育素养提升,4月8日,金陵中学开展由袁骏老师领衔主持的区级课题《AI赋能下“小场地”开展高质量学校体育工作的实证研究》开题论证会,特邀上海市体育教育领域两位资深专家——黄浦区教育学院高中体育教研员、体育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夏昕,虹口区教育学院高中体育教研员、体育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李永莉莅临指导。会议由教科研室副主任丰霞艳老师主持,费文凯副校长、课题负责人袁骏老师及全体课题组成员参与研讨。

 

领导致辞:锚定方向,展望未来
   会议伊始,费文凯副校长代表学校对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他指出,金陵中学作为中心城区学校,体育场地资源有限,但今年通过引入AI智能设备(如AI智能运动监测、AI智能运动监测平台等),为“小场地”教学提供了科技技术支撑。本课题的开展不仅契合学校数字化转型需求,更为破解空间限制、提升课堂实效提供了实践契机。

 

开题汇报:聚焦问题,厘清路径
  课题负责人、正高级教师袁骏从研究背景、核心概念、价值意义及实施计划等方面对《AI赋能下“小场地”开展高质量学校体育工作的实证研究》课题进行了全面阐述。他强调,课题将立足AI技术与小场地教学的融合,通过数据驱动优化教学设计,探索小场地背景下精准化、个性化、高效化的体育课堂新模式并对后续课题研究进一步开展进行了人员分工。

 

专家把脉:高位引领,精准指导

两位专家充分肯定课题的前瞻性与实践价值,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夏昕老师建议课题应紧扣“核心素养”导向,并细化成员分工,鼓励教师在子课题中形成阶段性成果(如论文、案例),实现“团队共研与个人成长”的双赢。同时,需聚焦“AI如何提升课堂练习密度”,并提议后期可以策划将课题研究成果以校园展示公开课的形式进行推广。

李永莉老师则强调课题研究首先还需明确研究范围(如学段、区域),增强操作性;并提议本课题可以结合学校“上海市数字化转型样板校”优势,探索AI赋能与“三个助手”平台的深度融合,构建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模式。

 

总结展望:聚力前行,共启新篇

会议最后,费校长对专家的指导表示感谢,希望课题组充分吸纳建议,以课题研究推动教学实践,助力学校体育工作提质增效。此次论证会为课题的扎实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学校探索“AI+体育”的创新实践注入了专业动能。期待通过本课题的实践探索,不仅能破解金陵中学场地限制难题,更能为全市“小场地学校”提供示范样本,贡献体育教学改革的“金陵方案”。




 

 

无障碍